跳至主要內容

第46期 (11/2020)

banner
目錄

  • 註冊社工《工作守則》檢討及修訂
  • 焦點資訊
  • 工作簡報
  • 社工持續專業發展活動或課程
  •  

    註冊社工《工作守則》修訂及公眾諮詢

    video

    背景

    自2010年經過較重大的修訂後,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一直沿用至今;為切合社工業界和社會環境的變遷及公眾對社工期望的演進,註冊局於2017年啟動檢視工作,並於「專業操守委員會」轄下特設「檢討工作守則專責小組」詳細檢視這兩份文件。小組於2019年向委員會呈交了一份合併了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的修訂建議,經委員會修訂後交註冊局全體會議審議,並於本年5月通過採納該建議文稿作公眾諮詢。

    主要建議修訂內容

    註冊局建議把實務指引條文合併於工作守則內,除了更方便閱讀,亦能把實務指引條文列為需要刊憲的文件,提升其法律效力。

    在內容結構方面,註冊局建議新增以下三個部分:

    第二部分:目的、內容、功能及使用

    第四部分:道德實踐與決策

    第六部分:詞彙表

    就第五部分:原則及實務,註冊局建議重新編排部分原有原則、標準及規則的次序,並按其意思重點加以闡釋潤澤、更新或刪減。

    諮詢

    是次工作守則修訂諮詢期由本年7月1日起,為期六個月。由於疫情關係,原定計劃之五場實體諮詢會已透過網上形式在9月至10月期間進行。

    諮詢期將在1231日結束,歡迎同工透過網上回應 (swrb.org.hk/cop2020)表達意見

    consultation session consultation session

    焦點資訊

    1. 豁免2021年度續期費用

    因應疫情對經濟的不良影響,註冊局決定豁免2021年度的註冊續期費用。凡註冊期滿日期為2021年1月31日至12月31日的註冊社工,在申請該年度的續期時皆毋須繳付費用,但仍必須準時遞交續期表格。

    2. 2020年底終止【二十元退款計劃】 

    註冊局自2018年1月起推出一項退款計劃,凡在「註冊續期窗」內成功遞交續期申請的同工,辦事處在發出註冊證時將退還20港元的支票乙張;以鼓勵同工及早申請續期,減少註冊局透過掛號方式發出「從註冊記錄冊註銷姓名意向通知」的郵費及相關行政開支。

    經過兩年多的實施,註冊局檢視發出意向通知的掛號信的比率,相對計劃實施前並沒有減少,惟行政工作及成本卻日益增加。有見計劃成效不彰,經諮詢勞工及福利局後,註冊局決定在計劃完成三個週年的時候,結束退款計劃,最後一批合資格獲得退款的是於本年12月31日註冊期滿的同工。

    3. 郵政信箱作為註冊地址 

    誠如上一期註冊局的法律顧問在「法例解讀—有關收集註冊社工之地址」一文中所分享,同工以郵政信箱作為註冊地址並不恰當,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註冊局不會接納郵政信箱為註冊地址。惟理解部分同工在提供實體地址方面有困難,註冊局接納同工以書面方式申請並詳述充分理由,亦將按個別特殊情況考慮接受以郵政信箱作為註冊地址。

    4. 註冊資格包括通常居於香港 

    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第17條有關註冊資格的規定,申請人須為通常居於香港人士;另第22條有關註銷註冊的規定,註冊主任有權註銷不再通常居於香港的人士的註冊。為此,若註冊申請人或註冊社工不能令註冊局信納他/她通常居於香港,註冊局將拒絕該人的註冊或從註冊記錄冊註銷有關人士的姓名。

    5. 更新「處理投訴及意見」的政策和表格 

    為完善註冊局政策及辦事處的運作,註冊局近日更新處理投訴及意見的政策和表格。詳情請參閱 (https://bit.ly/3c0aqKzhttps://bit.ly/3bTyejp)

    工作簡報
    1. 《認可社會工作學歷評核準則》修訂諮詢(第二輪)

    經過去年進行的首輪諮詢,註冊局經詳細考慮所收集的意見後,在今年五月底推出再修訂版本,進行為期三個月(8月31日已截止)的第二輪公眾諮詢。註冊局檢視所收集的意見後,將頒佈修訂的定案及生效日期。

    2. 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網上簡報會

    新一屆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任期已於本年1月16日開始,為期三年。因疫情關係,簡報會延至6月23日並改以網上形式舉行,由註冊局的法律顧問講解紀律程序,當晚有約五十名備選委員參加。
    briefing session

    3. 疫情下辦事處運作

    鑑於暑假期間是申請註冊和續期的高峰期,註冊局辦事處於疫情嚴峻時仍然維持正常辦公時間,並在加強保持公共衛生和社交距離,亦作出了以下措施:
    (1) 實施彈性上班時間;
    (2) 會議提供網上參與方式,成員可自行選擇實體或網上參與;
    (3) 以電郵鼓勵同工以電子方式遞交續期申請;
    (4) 加強註冊局辦事處的防疫設施,包括接待處增加隔板、添置自動搓手液機、噴灑防病毒塗層等。



    4. 推廣工作


    20203月至8月期間職員分別以視像或到訪形式,向以下學院的社工學生介紹註冊局的工作
    • 香港理工大學(一年班/畢業班):60人
    • 香港浸會大學(一年班/畢業班):110人
    •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畢業班):100人
    • 香港大學(畢業班):120人
    • 宏恩基督教學院(一年班):15人
    • 香港樹仁大學(畢業班):50人
    • 明愛專上學院(畢業班):140人
    • 香港城市大學(畢業班):75人
    •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畢業班):40人
    •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畢業班):50人
    • 香港中文大學:80人(畢業班)
     
    5. 交流活動

    註冊局應澳門社會工作人員協進會邀請,於8月26日以視像方式交流有關處理社工違紀行為的機制和相關事宜。
    exchange

    6. 社工日

    受疫情影響,今年社工日的實體活動如「同行共跑」及專題研討會均告取消,改以網上形式舉行「社工一人一故事」活動,讓社工藉文字與公眾分享工作中的苦與樂。詳情可瀏覽http://www.socialworkdayhk.org/events

    社工持續專業發展活動或課程
    統計數字 (包括:註冊社工及投訴個案)

    (截至24/11/2020)

    註冊社工性別分佈

    男:7,909 (30.85%)
    女:17,722 (69.14%)
    總數:25,631

    註冊社工學歷分佈
    認可學士學位:17,111 (66.75%)
    認可文憑/副學士:8,431 (32.89%)
    其他:89 (0.33%)
    總數:25,631

    自成立以來的投訴個案統計數字
    接獲投訴個案總數:662
    需召開紀律研訊個案總數:118 
    成立個案總數:34

    備註:由於部份個案仍在初步審議或紀律研訊過程中,以上數字並不是按比例表達。

    社工講場
    (今期收到四位註冊社工的投稿,以下文章的內容僅屬作者的個人觀點,與註冊局立場無關。)

    反思敘事的應用
    陳國星

    我今年參加由香港浸會大學青年研究實踐中心舉辦的敘事理念與實踐-初階課程

    以下是本人的太太的故事反思敘事的應用給社工同事們參考。

    我太太的故事:

    她訴說了昨天(24/6/2020)在上班地點附近的「餐廳A」吃下午茶當晚餐。她叫了一碟雞排蛋包飯,她也叫了一個中湯。她叫的中湯是自費的,雞排蛋包飯是用她的積分免費換的。她自費的中湯叫後,服務員很快便送到。可是她叫的用積分換的雞排蛋包飯遲遲都未送到。她一催再催侍應,她覺得侍應敷衍她,最後一個女侍應遲遲才將雞排蛋包飯送來。她覺得那間餐廳是「黑店」,「我覺得自己好不開心,我以後再也不光顧那間餐廳」。

    為問題命名

    她命名不開心是「被雷劈中」。我問意義:什麼叫「被雷劈中」。

    她覺得積分是餐廳提供優惠,她催侍應盼望他們趕快送飯來但沒有下聞,看到只有最後一個女侍應到廚房催,她認為那間餐廳是貶低拿優惠的客人。很多時我們會被社會的主流文化影響,形成內在心理認知使你無自主性,使人認為用積分換的東西比要付費的不值一文,這就是構成問題充斥的故事。當我們應用

    "Absent But Implicit"的概念,即是入去來訪者的世界找價值、希望、信念和目的以尋入口(entry points)並發展preferred stories新故事,就是轉化為意向性心理認知(自己的主體性personal agency,她為自己發聲)真令我喜出望外。知道她是用一個另類看法看問題,我是利用好奇心去發掘,問意義。當我這樣問她時,她覺得我好奇怪,因為我平時並不是用這個方式問問題,所以她便知道我是用她的遭遇來做我的功課。雖然是這樣,透過好奇心及利用'Absent But Implicit'的概念,真的可以幫她找出新故事。使她知道免費不等於理所當然的不被重視,好像主流社會的人所認為,她願意為自己發聲。認為催促侍應是合理和恰當。

    我覺得這樣命名可以將不開心外化。我太太將不開心形容為 「被雷劈中」,可見這是對她的感覺是重大、具有深的影響。但是這問題並不是由於她所造成,而是要將人和問題分開。她是被不開心影響得她很深。這樣她就不需要自責或感到內疚,這件事並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問題本身,問題才是問題。

    有關問題的歷史

    她從前也跟同事去「餐廳A」,叫的飯侍應也不是很快的送來。其實在她公司附近有很多餐館供她選擇,她有意向選擇

     「餐廳A」是因為她可以用積分換食物。

     我是透過行動景觀問一連串故事情節和例外情境,探索事件、次序、時間和主題 形成新故事。結果我了解我太太面對問題的詳情、時間和事件的來龍去脈,了解她應對的方法和她的社交和關係的歷史。 我也利用身份結論(抽象概念)來了解她選擇餐館「餐廳A」的背後的原因。我覺得這概念幫助了解她這樣做重要性,並反映她重視甚麼價值,怎樣做並可達成甚麼夢想/盼望。

    問題對個人生活不同範疇的影響

    「雞排蛋包飯遲遲不送來」怎樣影響你? 這個問題是運用好奇心利用'Leading from behind'(從後引導)的例子來追問問題。我覺得這樣的提問有助了解當事人背後故事、情節。是厚描的手法。這也是外化的地圖第二項所表示問題對個人生活不同範疇的影響。敘事指出其實問題帶來的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面,我太太認為這問題對於她是有負面影響,我太太表示雞排蛋包飯遲遲未送到,結果她食完回公司上班遲了三分鐘。因為遲到,所以給同事的感覺不是很好。而正面的影響則是免費享有午餐。

    我太太對問題的評價是表示「不開心」、而餐廳是「黑店」。

    我聽到她說「不開心」,我問她的意義是什麼事:你說昨天不開心出現了,你不開心什麼?這裡我用了外化手法,使她可以將問題形容,並將其厚描。我覺得這個好處是讓我可以更容易明白我太太對問題的看法。以往我未學敘事治療時,一般好少用這種方式深入了解她對問題的理解,現在學了這種概念,使我可以進到她的心境,探索她的觀點。而她的回應是這樣:她覺得那間餐館服務態度差,免費的飯就遲遲不送來,自費的中湯馬上送來。她認為這做法是不重視客人。故此,她形容餐廳是「黑店」,剝削消費者的權利,有上下之分。

    在傾談的經過,找當事人的偏好。我問她的意向性,用厚描幫她找偏好,例如她在上班附近有很多餐廳供她選擇,不只是「餐廳A」一間(例外故事)。她就談到蓄積分問題及她喜愛吃「餐廳A」的葱油豬排飯。這兩點是她揀選 「餐廳A」偏好的原因。結果由已知道和熟悉的:她昨天「不開心」的經歷到不熟悉和可知的:她「開心」吃到用積分換到免費的雞排蛋包飯。她的技能和知識是她打算會隔耐少少大約1-2個月去一次「餐廳A」。如果遲遲未送叫到的飯,她會每隔5-10分鐘催侍應一次,不是等15分鐘才催侍應一次因為她會繼續蓄積分換「餐廳A」的珍珠奶茶,她覺得「餐廳A」的葱油豬排飯好吃。這是她的偏好。

    如果不採用敘事方式,可能只停留在我太太不開心的心情,或者給人的感覺是她再也不會去那間餐館用膳,因為她討厭侍應的服務態度,她對那間餐館的評價頗負面,更形容 「餐廳A」為 「黑店」。所以我覺得敘事治療的概念和手法是很有效,可以從問題充斥的故事中探索新故事,藉著個人的技能、能力和知識去找到自己的希望和夢想,使自己活得更精彩。


    我開了一個每次24小時的小組 
    教你噴火的社工

    這個小組十多人,我們一起吃喝,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偶然會吵鬧或動武,但每次都是組
    員們學習的機會。這個小組幾乎沒有終結,不斷有新組員加入。當新組員加入,整個小組都要重新適應。

    小組內容包括:人際相處技巧、情緒管理、解難、家庭關係、煮食、清潔、生活技能......你想到的都有。

    我工作於群育學校宿舍部。可以稱為社工、宿舍導師或宿舍家長。

    每次我踏入宿舍,就是小組的開始。小組內容每次也一樣,因為宿舍有固定的生活作息時間。從放學開始,我就要督導組員沖涼、開飯、按時參加活動及上床休息。一位導師,十多位組員,來來回回,問東問西,一眼關七,幾乎沒有休息的空間。組員有情緒或組員間有相處問題時,我需要即時處理,同時維持宿舍正常運作。

    晚上,組員們休息時。我的工作又開始了:撰寫宿舍報告、組員生活記錄、輔導報告、計劃書等等。當工作完成,已經是接近凌晨零時,我可以沖涼休息了。 

    早上,是與時間競賽。組員爭取每一秒的休息時間。我也不例外,但我是爭取每一秒準時時間。總會有人賴床,要多次呼叫才起床。同時,我要督導組員準備食早餐、清潔、換校服。最重要是準時返學。雖然返學路程只有一分鐘,但只要有一位組員遲,我們十多人就一齊遲了。因此,早上的工作是最忙碌的。

    組員返學後,這一節24小時的小組就結束了。 

    大家對宿舍工作已有初步的了解,以下我會以需求層次理論,來分享工作於宿舍需要有的技能:

    第一層:生理層面

    我們需要對一切衣食住行有基本認識,因為我們提供了家庭照顧功能予組員。因此,我們要知道常見病的病徵、留意組員有沒有飲食均衡、衣服是否足夠等等。 

    第二層:安全層面

    我們需要管理宿舍的環境,例如:地下是否濕滑、物品有沒有放好,電器是否需要維修等等。基本上,我就是一家之主,需要清楚宿舍整個狀態,從而管理這個家。 

    第三層:社交層面

    建立和諧的宿舍生活,是很大的挑戰。進入宿舍的組員,大多有情緒行為問題。在主流學校或家庭中,正正未能適應才來宿舍生活。因此,我們需要做很多預防性工作來建立正面的宿舍氣氛。例如:飯前分享、生日會、桌遊等等。使組員之間彼此建立友誼,降低人際衝突的發生。

    第四層:尊重層面

    透過活動,使組員明白到自己是宿舍的一份子。我們是一同生活,需要彼此幫助。這一層次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不少組員是不情願地入住宿舍,他們只想盡快離開。因此,我們要運用不同的介入手法或活動,建立關係,進而建立宿舍的凝聚力。當建立關係後,就能輔導組員。

    第五層:自我實現

    要到達這一層,更加困難。需要組員及我們投放大量時間及心力,才可以達到。而組員入宿舍,大多只有一至兩年時間。因此我們只有引導組員發掘自己的潛能。 

    這一次初步的介紹了群育學校宿舍的工作內容。希望使大家認識我們多一點。


    社工不是維穩工具
    林兆彬

    在大時代之下,社工要堅守專業價值,緊守崗位。

    社工劉家棟於去年 7 27 日元朗遊行中,手持社工證在警方與示威者之間調停,呼籲警方讓人群慢慢散去,最終因阻差辦公罪名被重判即時監禁一年,不准保釋,引起社會嘩然。負責判案的法官蘇文隆早前曾經撤銷「元朗 7.21 事件」四名白衣人宵禁令和減少報到次數,又輕判藏毒休班警罰款 5,000 元和接受 18 個月感化令,今次社工在前線調停,就被判監一年,究竟是否合情理?

    記得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學過社工其實是一把雙刃刀,有「社會控制」和「社會改變」兩個面向。社工和教師這類職業,有時候與警察一樣,是建制的「社會控制」工具,協助政府解決表層的社會問題,防止被壓迫者反抗社會秩序,維持社會穩定。

    不過,香港社工的《社會工作者工作守則》列明了,社工有責任維護人權及促進社會公義。而這份守則是社工註冊局根據《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第五零五章)而制訂的,不是普通的文件。因此,香港的社工需要時刻銘記,自己不是維穩工具,到抗爭現場進行人道救援是應有之義。

    現時的香港政府當然想透過資助社福機構的機制,把社工牢牢控制,但從立法會社福界或特首選委社福界的議席就可得知,大部份社工的想法都偏向支持民主、人權、自由,所以政府只能夠透過濫捕、濫告去對付社福界。反送中運動已經過了一年多,政府正在忙於對各行業進行大清算,在前線支援的社工自然首當其衝。

    前面的路相當黑暗,香港人又好,社工又好,要勝利,就必須擁有與黑暗對峙的勇氣,永不放棄。



    疫情下的 辣. 酸. 苦. 甜
    吳慧欣

    「重災區慈雲山三份二樓宇成「疫廈」……」

    「截至7月底,慈雲山區內已累積逾200宗確診個案……」

    「6成居黃大仙區的確診者均為慈雲山居民……」

    每天的新聞報導,慈雲山均會「榜上有名」,這個位於獅子山下的小社區,在一夜之間成為社會大眾的關注焦點,一切源起自7月7日港泰護老中心的群組爆發,疫情自那一天起,一發不可收拾。

    那邊廂電話響過不停……

    「吳姑娘,從新聞報導得知我們單位大廈有人士確診!」

    「我們單位有9 位同事住慈雲山確診大廈,明天只有2位照顧員上班!」

    「有個案要到醫院洗血,陪診服務不能改期!」

    「我們的服務,為體弱長者及有需要人士提供家居照顧服務,他們很需要我們送飯,服務不能停,如何是好呢!?」

    在疫區下生活的辛酸

    「姑娘,我每天都困在家,不敢外出,邨內幾乎每棟大廈樓均有確診,好擔心。」

    「以往我每天早上我都會去飲茶,之後到公園做運動,現在除了覆診我都沒有外出了…」

    「慈雲山中心有大部份商店沒有開門,附近食肆及餐廳紛紛宣布結業,平時大排長龍的巴士站都沒有人,好冷清。」

    「每次我出門都好像上戰場一樣,全副武裝﹔回到家後需要由頭至腳消毒,再去洗澡……」

    「我不敢跟別人說我居住在慈雲山,怕別人的目光。」

    「家人想來探我,我請他們不要冒險到來,免受影響。」

     

    高溫的天氣下全副裝備的照顧員

    「今日34度,穿著住保護衣送飯,做服務,汗流狹背,真是好辛苦!」

    「家人好擔心我在疫區做照顧長者的貼身工作,想我辭去工作,但照顧長者是我的職責!」

    「在工作過程雖然有驚、又有心理壓力,我家中有老有幼,擔心會受感染影響家人,可是不送飯,不做照顧服務,長者們便無人照料!」

     

    每天,團隊們面對不同的挑戰,沉著應戰,打好這場硬仗

    「辦法總比困難多! 人手不足,主管、社工、文員一起送飯吧!同事﹕「得! 沒有問題!」

    「一方有難,百方支援,西貢隊有5位同事舉手自願前來慈雲山支援我們」

    「保護衣不足夠使用! 各團隊仗義支援借出共數百件….」

    這些情況都是我們第一次遇到,見招拆招,問題一一迎刃而解


    感恩有你,並肩同行

    陳婆婆﹕「感謝你們機構,感謝姑娘,辛苦送飯給我,好人有好報,你們一定要平平安安!」

    王伯伯﹕「你們要好好保重,多飲水,天氣好熱,如果沒有你們,兩餐不知如何處理」

    施婆婆﹕「林姑娘,你上次話送完飯,好唔舒服,而現在如何? 有頭暈嗎? 好擔心你們!」

    吳姑娘﹕「有善長贊助左健康飲料同水果給我們,為我們加油打氣,大家要注意水份補充! 」

    蕭義工﹕「知道你們在疫情來勢洶洶下,仍盡你們所能,緊守崗位,熱心工作,為每一位老

    友記服務。在此送上我無限的敬意及感謝。感恩有你們的全力以赴,為你們而祈禱。」

    福利專員﹕「深深感受到他們敬業的精神,很感動。請代感謝之餘,還請他們小心防護,免受感染」

    一句句的問候、鼓勵及祝福都是團隊們的動力,本著「以愛服務,締造希望」的使命,盡我們所能,為有需要人士服務。

     

    疫情下的反思

    身兼團隊主管及社工的角色,在此時此刻,令我反思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在疫情重災區工作,遇到了不少挑戰及難題,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嘗試以Strength base perspective跨過每項困難。我們的前線照顧員大部份均居住於慈雲山,為安全起見,居於確診大廈的同事需要接受深喉唾液測試,結果呈陰性後才上班,期間人手緊拙,除了其他團隊的支援外,在家中等候測試結果的同事心繫單位運作情況,待收到消息時馬上復工,體驗到團隊上下一心的精神,透過疫情,更體現到團隊的優勢。

    同理心亦是重要的一環,團隊以同理心角度站於服務使用者立場,明白長者於疫區下生活的困境更需要我們支援,使我們盡能力支援有需要人士﹔同樣地,長者亦站在團隊角度,體諒前線照顧員的辛勞,對服務安排表達由衷的感謝,同理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從事長者工作,有一份難以形容的滿足感及喜,視服務使用者為我們的家人,每句祝福問候,感覺窩心,助人時,也是在幫助自己,每跨過一次困難,也是一次成長經歷。


    註冊社工投稿稿例

    為讓同工能就社工專業一抒己見,註冊局歡迎同工投稿。同工投稿時,請留意以下規定:
    1. 來稿應與註冊局的職能或社會工作專業有關。
    2. 來稿不代表註冊局立場,作者文責自負。
    3. 投稿者須為註冊社工,並須提供真實姓名、通訊地址、電郵及聯絡電話。投稿者可要求不刊登真實姓名。
    4. 來稿可以中文或英文撰寫,以中文2000字或英文1500字為限。
    5. 註冊局有全權決定是否刊登來稿。
    6. 註冊局擁有最終編輯權。
    7. 註冊局不會向投稿者提供任何形式的酬勞。
    回到頁首